NEWS 新闻资讯
紫玉暗香满庭芳——南京博物院藏宜兴紫砂特展
发布时间:2022-12-28 13:18:32 浏览量:

展览时间:20221126—202328

展览地点:淮安市博物馆二楼展厅

主办单位:南京博物院  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淮安市博物馆

 

· 展陈简介 ·

单元:紫玉金砂

 

紫砂器,是一种以特殊陶土制成的陶器,因泥料中含微小颗粒,烧制后呈现出砂质效果,故称紫砂陶,简称紫砂。宜兴紫砂的制作原料统称为紫砂泥,自然界的紫砂泥主要有紫泥、红泥和本山绿泥三种自然形态,可单独烧制成陶。紫砂泥料因稀少而金贵,有富贵土之称。宜兴紫砂的烧制起源于日用陶,明中晚期开始出现紫砂壶后,因深受文人喜爱而逐渐发展为工艺陶。紫砂壶的身筒造型主要分为三种:几何造型,行话称光货;筋纹造型,行话称筋囊;自然肖形造型,行话称花货

 

image.png

澹伏斋印紫砂墨地粉彩执壶

通高18.2cm,长(嘴把)20cm,口8.5cm×8.5cm,底11.5cm×11.5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清道光 紫砂蓝釉博古茶壶

通高11cm,纵4.8cm,横5.1cm,底纵6.4cm,横6.8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清末 锡茶壶

通高11.2cm,底宽6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7.8cm,口径16.3cm,底7.6cm

(淮安市博物馆藏)

image.png

清紫砂圆花盆

13cm,口径19cm

(淮安市博物馆藏)

image.png

清紫砂提梁壶

通长:14cm,通宽:13cm,通高:12.5cm

(淮安市博物馆藏)

 

第二单元:曲尽其妙

紫砂壶的发展始于明正德、嘉靖时期,成熟于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以时大彬为代表的名家高手,各善其长。清顺治至乾隆前期,紫砂壶不仅作为高档工艺商品在国内销售,还远销欧洲,进贡宫廷。乾隆晚期至道光时期是紫砂壶制作的鼎盛时期,文人直接参与设计,以创造曼生十八式的文人陈鸿寿为代表,当时的制壶高手有杨彭年、朱石梅等。咸丰至民国时期,紫砂制作较缺少艺术独创性的设计和构想,此时的名家有程寿珍、王寅春、朱可心等,当时也出现了一些紫砂专营商铺。1949年以后紫砂制作开始复苏发展,以顾景舟、蒋蓉、裴石民等七大技师为代表。


image.png

清道光 仿古井栏紫砂水盂

6.8cm,口径5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民国 朱可心制绿泥云龙壶

通高10.2cm,阔18.6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民国 砂茶壶

口纵7.4cm,盖径7.4cm,底径13cm,壶高5.3cm,通盖高7.7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现代 蒋蓉莲蓬蟾蜍紫砂水盂

12cm,宽19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现代 蒋蓉荷花陶茶具

壶高10.2cm,杯高3.6cm,盘高1.1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现代 杂果绿砂荷叶洗

口纵15cm,高4.2cm

(南京博物院藏)

 

第三单元:韵满乾坤

紫砂的流通范围非常广泛,上至宫廷,下至平民百姓;内销全国,外销世界各地。紫砂壶之所以备受喜爱,根本在于其泥质的透气性有益于泡茶和壶本身的文人气质。文人直接参与紫砂壶的装饰是从乾隆晚期陈鸿寿开始的,逐渐形成文人与制壶高手共襄壶艺,集雕塑、诗词、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的紫砂壶造型设计。从此高雅的茗壶带给人们的不仅是饮茶的身体满足,还有赏玩的心理享受。闽南地区喜欢功夫茶的小壶,而在紫砂壶的产地——宜兴及江南地区的人们,青睐刻有诗文或兰、竹、山水等雅致纹样的紫砂壶。

image.png

清末 朱石梅制折枝梅花纹紫砂茶壶

通高8.5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清末 东溪渔隐紫砂提梁壶

14.5cm,口径6.2cm,底径7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image.png

民国 王寅春制朱泥菱花形茶具

壶通高7cm,阔16.3cm,杯高3.4cm,阔8.3cm

(南京博物院藏)

image.png

现代 周桂珍提梁紫砂壶

通高31.5cm,底径21.7cm

(南京博物院藏)


快速询价
给我们留言 30分钟内回复
0510-87566106
微信公众号
商城小程序
官方客服
团泥六方宫灯吴玉芬
*为必填项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简要描述
点击更换验证码